“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”将在沪呈现岭南文化底蕴
记者 阮佳雯
昨天下午,“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”新闻发布会在南方报业集团举行。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,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10月17日至11月27日举行,作为本届艺术节的主宾省,广东省与艺术节携手推出“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”,汇集多种文艺形式,全面呈现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创新。文化周期间,《英歌》《双绣缘》等7部剧目将登陆上海,舞剧《家园》在沪迎来首演;“其命惟新——广东美术百年大展”将在中华艺术宫(上海美术馆)展出。此外,非遗表演与国际演艺交易项目也将亮相。
文化周期间,7部粤港澳近年的原创舞台剧目将在上海多个场馆集中演出,涵盖舞剧、粤剧、话剧、芭蕾、杂技等多种艺术类型,展现岭南艺术守正与创新并重的格局。其中包括广州歌舞剧院创排的舞剧《英歌》、广州粤剧院演绎的新编古装粤剧《双绣缘》、广州芭蕾舞剧院带来的芭蕾舞剧《家园》、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探索的当代杂技剧场《站台》、叶童领衔主演的话剧《唔讲得》、香港芭蕾舞团呈现的《布兰诗歌》、澳门多媒体偶剧《虫虫的仓鼠》。
“其命惟新——广东美术百年大展”是本次文化周核心活动之一。展览汇聚从近现代到当代350多位岭南美术名家800余件(套)经典代表作,涵盖中国画、油画、版画、雕塑、水彩画、装置及美术科技等领域。大展将在中华艺术宫(上海美术馆)展出,观众可以欣赏高剑父、关山月、林墉等几代宗师的经典原作。其中,关山月的《报春图》、黎雄才的《迎客松》等大尺幅作品都将来到上海。
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介绍,除规模属历年之最,本次大展还特别推出300米的文献时光长廊,融合光影艺术与沉浸式展陈等多媒体手段,系统梳理广东美术百年发展历程。
来源:解放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