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9-17
记者 唐烨
“2024年静安区地区生产总值达3369.9亿元,突破3000亿元关口;人均生产总值达36万元,是2020年的1.5倍;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302.2亿元,居全市前列。”昨天,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“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,静安亮出了一组亮眼的经济数据。记者了解到,“十四五”以来,静安核心竞争力更强,特色优势更凸显。
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两手抓
总部经济是静安的金字招牌,静安区委书记钟晓咏介绍,“十四五”以来,静安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其他总部85家,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42家、民营企业总部26家,总部企业数位居全市前列,总部经济税收贡献年均增长11.1%。静安目前有税收“亿元楼”92幢,其中“月亿楼”9幢,两者数量均列中心城区第一。
“十四五”以来,“国际静安”优势更突出。“引进来”的大门越开越大。2021年至2024年,静安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122个,较“十三五”同期增加220个;合同外资48.3亿美元,较“十三五”同期增加2.1亿美元。“走出去”的步伐越走越稳。发挥高端涉外专业服务和金融服务集聚的优势,静安深入实施“全球服务商”计划,设立上海中心城区首个境外投资项目许可咨询服务点和首批10个海外服务点。仅今年以来,已助力长三角地区600余家企业跨境出海。
更让人惊喜的是,静安一手抓优势产业的提质增效,一手抓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。
美妆健康产业是静安今年以来全新布局的赛道,意在打造一个新的千亿级产业。作为静安美妆健康创新生态社区的核心载体——“美创静界”创新性地构建了政企医三方协同的合作模式,建设起“政府+医疗科研机构+企业”美妆健康产业集群。
近两年,静安把握区块链、超高清视听、美妆健康等细分赛道的发展机遇,全力打造“数通链谷”“视听静界”“美创静界”三大载体,以赛道集聚、空间集聚、政策集聚,构建融合创新生态,推动新兴产业升级。
首发经济持续领跑全市
“十四五”以来,静安区持续擦亮首发经济招牌,培育新型消费形态。“首发经济是静安商业中的一抹亮色。”区商务委负责人说,2021年以来,静安累计引进各类首店991家,一批现象级地标项目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消费热点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中心城区首位。今年以来,静安新引入首店144家,包括全球唯一的路易威登巨轮概念店,4家亚洲首店、27家全国首店。
静安首店能级领跑全市,“路易威登非凡之旅”项目就是最好的实例。该负责人介绍,“路易威登非凡之旅”项目在6月26日开幕,总面积1600平方米,内部构建三层复合型体验空间,采用“首展+首店+首秀”的“三首叠加”模式,填补国内顶奢复合业态空白。“路易威登非凡之旅”首月显著提升商圈活力:商圈日均客流达50.93万人次,同比增长61.7%。人气带动了消费,兴业太古汇销售额同比增长70%,周边的张园、星巴克、王家沙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10%、30%、94%。
聚焦人民群众的宜居安居
位于陈家宅路20号的联寓公寓,是静安区打造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。这里距离地铁8号线西藏北路站仅300米,共有房屋196间,平均租金价格约为800—1000元/床。
记者在现场看到,公共区域内设置了健身房、影音室、公共厨房、公共餐厅、公共会议室、非机动车充电桩等,房间内配备了独立卫浴空间、桌椅、橱柜。聚焦入住对象早出晚归的实际需求,管理方引入了24小时营业的小卖部,开设了社区食堂,提供15到20元的餐饮套餐,实实在在地降低了建设者们的生活成本。据悉,“十四五”以来,静安新增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近3000张。
经济多一分发展,民生就多一分投入。静安区区长翟磊说,静安把宜居安居放在首位,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,推动布局优化、载体再造、功能提升。
“十四五”以来,静安集中精力推进剩余47幅、5000余证零星二级以下旧里改造,提前7个月全面完成改造任务;累计实施12个成套改造项目,惠及居民4849户,并提前两年半完成全部2095户不成套小梁薄板旧住房改造。如首批工人新村之一的彭浦新村,4907户非成套老公房已全部完成改造,居民回搬。静安累计实现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完工1495台,完成近1.5万套(间)租赁住房建设和供应。
来源:解放日报